忻州市地处山西省中北部,重工业一直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忻州市总工会以“五抓十建二十送”为抓手,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迈进,彰显“娘家人”的责任担当,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忻州篇章注入强劲动能。
“五抓十建二十送”中, “五抓”即抓思想引领、抓建功立业、抓素质提升、抓地位提高、抓队伍壮大;“十建”即建工匠学院、建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站 (点)、建井口群众安全工作站、建群众安康工作服务站、建“职工书屋”、建 “工会驿站”、建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建工人文化宫、建创新工作室、建工会组织;“二十送”即送理论、送示范、送思想、送精神、送安全、送法律、送文化、送技能、送竞赛、送荣誉、送清凉、送健康、送福利、送助学、送待遇、送疗养、送劳保、送温暖、送组织、送岗位。
“五抓十建二十送”既是顶层设计,更是行动准则。在忻州市委坚强领导下,市总工会牵头,形成了“党委领导、工会主抓、部门协同”的立体化工作格局,推动产改持续保持强劲势头,各项工作走深走实。截至2024年年底,忻州市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产改覆盖率达100%,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产改覆盖率超82%。
“过去靠蛮力焊接口,现在靠智能控参数。工会的培训让我从焊接工成长为工程师。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在我们产业工人中已成为共同目标,学知识、学技术蔚然成风。”阳煤忻州通用机械有限公司焊工穆振江说。
2024年10月31日,忻州工匠学院代州分院挂牌成立。至此,一个以忻州工匠学院为龙头,下设原平农校分院、天宝分院、大运华盛分院、代州分院的 “一学院多平台”产业人才“孵化器”在忻州大地组建完成。一批批高素质产业工人由此走上工作岗位,助力忻州企业向智能化迈进。
忻州市总工会经济技术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工匠学院成立以来,累计对5.62万余名职工进行了各类技能培训;围绕电工、采煤机司机、掘进机司机、安全技能等开展专项培训约2.74万人次,其中取得技能等级鉴定并获得证书的职工180余人。此外,我们还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技能资格认定’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促进劳动者带着技能走上岗位,破解结构性就业难题。”
2024年12月19日,忻州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忻州篇章的决定》。据了解,在全国地市级人大中,忻州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此类决定尚属首例。
以此为契机,忻州市总工会将“三个精神”纳入“大思政课”工作体系,开展 “劳模工匠进校园”和“思政教师进基层”活动,分享先进模范的成长事迹,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开展“我的奋斗故事”宣讲、征文、短视频活动,举办规模较大的主题宣讲比赛15场,精心选拔基层报送的35名职工参加了全市主题展示活动,优选制作13个视频在忻州市总工会公众号上展播。
在《关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忻州篇章的决定》精神引领下,忻州产业工人在党代会、人代会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的比例逐年提升;国企产业工人薪酬待遇进一步提高;对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股权激励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更多的劳模工匠成为新时代 “明星”。
从“三个精神”引领的 “红色动能”到技能提升的“金色赛道”,从权益保障的“蓝色屏障”到精神铸魂的“绿色沃土”,忻州市总工会以系统思维构建起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大平台。日益壮大的忻州产业工人大军,正以 “匠心筑梦”的豪情、“技能报国”的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锻造最坚实的“钢铁脊梁”。
来源:山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