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五台山景区面临强降雨频袭的严峻考验。社会农村工作局全体职工闻“汛”而动,与农业和畜牧业服务中心、乡镇村干部、应急队伍协同作战,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化作坚实行动,全力打好防汛主动仗,在风雨中为千家万户筑牢安全防线。
河道上的“排雷手”:脚步丈量风险
“这里,还有这里!”烈日下,汗水早已浸透衣衫。社农局防汛巡查小队队员沿着蜿蜒河道进行“地毯式”排查。他们的目光扫过每一段堤岸、每一个弯道、每一处低洼地。隐患如同暗礁,必须提前清除。队员们顶烈日、冒风雨,一寸寸丈量土地,详细记录隐患点。同时,以“清四乱”为抓手,他们督促相关部门铁腕治理河道内违法建筑与堆积物,确保行洪畅通。一份份指向明确的整改函,是无声的军令状,更是捍卫安全的郑重承诺。
山野间的“预警铃”:预案走出文件柜
“山区防汛,最大威胁是山洪和地质灾害。”防汛巡查小队队员们深知防汛预案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安全避险点在哪里?最优撤离路线是哪条?安置点物资是否充足?为寻求答案,他们一次次深入山沟,跋涉于雨后泥泞小径,实地踏勘每一处山洪、滑坡、泥石流风险隐患点,用实践检验预案。在他们的指导下,十个村和一个企业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真正“活”了起来:村干部分工明晰,党员责任岗设立,危险区住户情况了然于胸。“目标、方法、路线、保障”——这些精心推敲的关键词,只为预警信号响起时,乡亲们能像熟悉回家的路一样,迅速奔向安全地带。
风雨中的“定心丸”:卡片传递关怀
防汛排险不松懈,高度警觉保安全。在风雨来临前,防汛巡查小队出现在金岗库乡蛤蟆石村农户家中。他们挨家挨户,将一张张《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递到村民手上。“大叔,这上面有防御常识,预警信号是什么声音,往哪跑安全,安置点在哪,值班电话是多少,您收好,关键时候照着做!”朴素话语,饱含深切关切。这张小小的卡片,承载着工作人员对每一户安危的挂念。同时,社农局紧密联动气象、农业畜牧业中心、乡镇等部门,确保山洪灾害预警信息能通过大喇叭、短信、微信第一时间直达村户,为避险转移争取宝贵的“黄金时间”。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五台山的防汛工作者们以最朴实的坚守诠释着最深沉的担当。他们是河道里挥汗的“清道夫”,是山野间奔走的“活地图”,是争分夺秒的“吹哨人”,是传递温暖的“贴心人”。这些平凡的身影,正用脚步丈量安全线,用汗水冲刷风险点,全力确保安全度汛。
来源:五台山融媒体中心